佛教词典

中乘(术语)缘觉乘之异名。是在三乘之中位,故名。多论一曰:“小乘所得三乘同知,中乘所得二乘共知,唯佛所得二乘不知,独佛自知。”法华文句四曰:“身子迦叶等,悉是中乘根性。”
中价衣(衣服)就价言,则居三衣之中,因名中价衣。见六物图。此非价额,乃于衣尊贵之点而得名。\n\n(衣服)郁多罗僧衣之别名。以此衣之财直在三衣中为中位也。又因此衣著于中间及贵重,故曰中价衣。非钱财价值之意也。见六物图。
中体(杂名)中央之尊体也。就三尊或五佛等而言。
中元(行事)七月十五日也。修行记曰:“七月中元为大庆之月,道书云: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诸大圣普诣宫中,道士于是日夜诵经,十万大圣录灵篇,饿鬼囚徒亦得解脱。”五杂俎曰:“道经,以正月望为上元,七月望为中元,十月望为下元。遂有三元三官大帝之称。是俗妄之甚者。”【参见: 盂兰盆】
中劫(术语)新译家谓一增一减为中劫,旧译家谓一成劫及一住劫为中劫。即当于新译之二十中劫也。【参见: 劫】
中千世界(杂名)以须弥山为中心,九山八海围绕之,是为一世界,合千个一世界为小千世界,合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参见: 三千大千世界】
中印(地名)五印度中之中印度也。
中印度诸国(地名)玄奘西域记曰:“中印度诸国曰波理夜呾罗,曰秣菟罗(原注亦谓三波诃),曰萨他尼湿伐罗,曰窣禄勒那,曰秣底补罗,曰瞿毗霜那,曰垩醯掣呾罗,曰毗罗删拏,曰劫比他(原注旧谓僧伽舍),曰羯若鞠阇,曰阿逾陀,曰阿耶穆佉,曰钵罗耶迦,曰憍赏弥(原注旧谓拘睒弥),曰鞞索迦,曰室罗伐悉底(原注旧谓舍卫),曰劫比罗伐窣堵(原注旧曰迦毗罗卫),曰蓝摩,曰拘尸那揭罗,曰婆罗[病-丙+尼]斯,曰战主,曰吠舍厘(原注旧曰毗舍离),曰尼波罗,曰摩揭陀(原注旧曰摩迦陀,又曰摩竭提),曰伊烂拏钵伐多,曰瞻波,曰羯朱嗢只罗(原注彼俗言羯蝇羯罗),曰奔那伐潬那,曰憍萨罗,曰摩醯湿伐罗补罗,凡三十国。”
中台(杂名)莲华中心为佛之台座处也。
中台五尊(杂名)中台八叶院中之五佛也。中台非五尊也。
中台八叶院(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之第一院也。在曼荼罗之中央,有八瓣莲华开敷之形,是乃凡夫肉团心之开敷也。其中台有大日如来。其八瓣有四佛四菩萨。总为五佛四菩萨之九尊。中台大日如来为黄金色,入定印。东方宝幢如来,为赤白色,如日初出之色。南方开敷华王如来,为黄金色。西方无量寿如来,为赤金色,入定之相也。目稍闭视下。北方天鼓雷音如来,为赤金色,入定之相也。东南方普贤菩萨,为白肉色,左手执莲华,上有利剑,火焰围之。西南方文殊师利菩萨,为黄色,有五髻冠,左手持青莲华,上有三股之金刚,右手持梵箧。西北方观自在菩萨,为白肉色,右手执开敷之红莲华,西北方慈氏菩萨,为白肉色,左手执莲华,上有军持瓶。以上四方四佛为果德,其四菩萨各为其因行也。大日经疏五曰:“正方四方是如来四智,隅角四叶是如来四行。”【参见: 现图曼陀罗】
中台外部(术语)十三大院中第二院以下对于中台八叶院,故总曰外部。又,外金刚部院之一谓之外部。
中后不食(术语)谓午中以后不食也。所谓不过中食戒是。释氏要览上曰:“处处经云:佛言中后不食有五福:一少淫,二少睡,三得一心,四无下风,五身得安乐。”
中含(经名)中阿含经之略称。
中呗(仪式)法会举梵呗之偈,有初中后三节。其中节曰中呗。

首 页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尾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