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三千大千世界(术语)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数量为一○○○○○○○○○也。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种之千也。内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界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广,恰等于第四禅天,成坏必同时焉。见智度论七,佛地论六。
三千大千世界藏(术语)胜鬘经之语。胜鬘经宝窟中本曰:“隔别故称为界,三千苞含人物,目之为藏也。”
三千威仪(术语)对于具足戒二百五十而该称其他细行曰威仪三千。三千者显数之多,如三千威仪经。法数者强凿成三千之数量。【参见: 三字部三千威仪】\n\n(术语)细别比丘之威仪作法者也。大部辅注十一曰:“三千威仪,约二百五十戒各有四威仪(行住坐卧),合为一千,循三世转为三千威仪。”案是不过凿说,三千者极言其多也。藏中大比丘三千威仪有二,明一千百八十二事。楞严经曰:“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六祖坛经曰:“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又】经名。大比丘三千威仪之略各。
三千实相(术语)三千为台宗该收一切诸法之语,三千实相犹言诸法实相也。【参见: 诸法实相】
三千尘点劫(术语)法华经化城喻品明大通智胜佛出世久远之劫量也。“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知胜如来。(中略)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令有人磨以为墨。过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于汝等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不。(中略)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n\n(术语)磨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为墨,每经一三千大千世界,下一点,竟尽其墨,而其所经过之世界,悉碎为微尘,谓其一尘为一劫。是显大通智胜佛出世久远之比喻也。见法华经化城喻品。
三千年一现(杂语)谓优昙华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文句四曰:“优昙华,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三千床座(杂语)以身为床座,遍三千世界也。大论曰:“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
三千有门颂(书名)宋陈瓘撰。明真觉有略解一卷。
三千界(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称。
三千诸法(术语)【参见: 一念三千】
三印(术语)法印也。法华玄义八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之则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参见: 三法印】
三即一(术语)三乘教即一乘教之意。
三卷钞(书名)南山道宣著,舍毗尼钞之异名。一部有三卷,因行事钞为六卷钞,故即谓此为三卷钞。
三发心(名数)起信论所说之三种发心。【参见: 三种发心】。【又】菩提心论说之三种菩提心。【参见: 三种菩提心】
三受(名数)受者领纳外境也。境有顺违俱非之三,故受有苦乐舍之三:一、苦受,领纳违情之境而起苦恼之感者。二、乐受,领纳顺情之境而起适恒之感者。三、不苦不乐受,又曰舍受,领纳不适不顺之境而苦乐之感共舍离者。俱舍论一曰:“受蕴,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

首 页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尾 页